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 阅读理解
  • 首页
  • 新闻
  • 名师
  • 说课
  • 实录
  • 计划
  • 总结
  • 案例
  • 阅读
  • 文言
  • 作文
  • 中考
  • 高考
  • 教参
  • 美文
  •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备课大师 > 语文教学园地 > 课堂实录 > 正文

《萧红墓畔口占》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现代诗歌,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一共有五首短诗,我们一起朗读这几首诗,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

 

生读《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

 

师:先排除一首写情诗高手的外国诗人聂鲁达,其余四首都是中国诗歌。

 

四首诗歌中,哪两首写作时间比较接近?

 

生:《风雨吟》《萧红墓畔口占》。

 

师:写于什么时间?

 

生:1941年,1944年。

 

师:什么时期?

 

生:抗日战争。

 

师:什么岁月?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叫什么?关注注释。

 

生:《灾难的岁月》。

 

师:写于灾难的岁月,能不能从两首诗中找出可以互相印证的,体现当时诗人所处的时代或大环境的诗句?

 

生沉默。

 

师:问题有点难吗?

 

生沉默。

 

师:老师提示一下:风雨---

 

生:风雨飘摇。

 

师:有没有写风雨的句子?

 

生: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师:再读一读《萧红墓畔口占》,能不能找到?

 

生读。

 

生: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师:对,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或可以用“风雨如晦”来形容。是一个长夜漫漫的时代,也可以用“长夜难眠”或“长夜未央”等词来表达。你们读过杜甫的哪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吗?

 

生沉默。

 

师:没读过,那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有一句: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不管是长夜还是风雨,在诗中指什么?

 

生:意象。

 

师:从这两首诗里的意象中,我们读出诗人当时所处的大环境,下面我们走进《萧红墓畔口占》。

 

生读。

 

师:诗人戴望舒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的情境下,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到萧红的墓畔,在她的墓前放了一束红山茶。诗人对萧红说,我在漫漫长夜中等待,你可好啊,从此长眠于此,卧听着海涛闲话。

 

 

 

 

图片

 

 

师:这首诗歌看起来就这么简单,但有人评价说,这是一首伟大的诗,也有人说,好诗人发出好声音。让我们走进这首诗,倾听诗人内心的声音,看看是不是能称得上伟大的诗。

 

师:昨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还记得吗?换一种方式读诗。

 

生:唱着读。

 

生:竖着读。

 

 

图片

 

师:竖着读。括号里填什么字?

 

生:我。

 

师:竖着读发现了什么?关注红色标记的字。

 

生:都是表示人称的。

 

师:还发现什么?

 

生:一三句都是动作,二四是静态的。

 

师:还有吗?

 

生沉默。

 

师:念一下,把人称代词强化,发现了什么?

 

生沉默。

 

师:一三句人称是重复的,二四句也是重复的。再读一读。

 

生朗读。

 

师:在人称转换和重复中形成了什么?

 

生:韵律、节奏。

 

师:形成了节奏、旋律。

 

 

图片

 

师:平时我们诗歌读得比较少,对吗?诗歌跟什么有密切关系?

 

生:唱歌。

 

师:歌有旋律--

 

生:音乐

 

师:对,有节奏,有旋律,跟音乐有密切关系。读诗要读出节奏感。

 

师:我们再来尝试一下竖着读,看老师标出的红字:茶和话,发现了什么?

 

生:押韵。

 

师:押什么韵?

 

生:a韵。

 

师:重复了a韵,,把“一束红山茶”和“海涛闲话”连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有什么感觉?

 

生沉默。

 

师:给“话”加个儿化音试一试,什么感觉?

 

生读。

 

师:有什么感觉?

 

生沉默。

 

师:有音韵美吗?

 

师:音韵与一个人的情感表达有关,闭口音和开口音表达的情感就不一样。a是什么音?

 

生沉默。

 

师:你读一读,口是张开的,对吧,嘴角有点扬起。

 

生读。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把“寂寞的长途”与“一束红山茶”连起来读一读,感觉一下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

 

师:再把“长夜漫漫”与“海涛闲话”连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

 

生读。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沉默。

 

师:有点难。

 

师:音韵的变化需要敏感的心灵才能捕捉到。

 

 

图片

 

师:诗歌是听觉艺术,它首先是一种声音,音韵的最基本规律是重复和变化。那么同学们,音韵、节奏、旋律的变化由什么决定?

 

生:内心的情感。

 

师:对,下面我们读诗歌的情感,默读诗歌,可以动笔写写,思考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以把竖着读和横着读结合起来去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默读思考。

 

生交流。

 

师:我们先从诗人对萧红的情感说一说。

 

生:对萧红的敬佩,走六小时,红山茶,六小时时间很长,不远万里地给她放一束红山茶,那么远过来就只是为了放红山茶。

 

师:还有什么?

 

生:怀念。

 

师:从哪里读出怀念?

 

生:长夜漫漫,对当今社会不满进行倾诉。

 

师:诗人向萧红倾诉对社会的不满,还能从哪里读出怀念,或者其它情感?

 

生沉默。

 

师:那老师来提问题,好吗?不行啊,还是同学们提问吧。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生:为什么走了六小时是寂寞的长途?

 

师:你认为呢?

 

生:没有人在身边是寂寞,没人陪伴。

 

师:那么有人陪伴是不是就不寂寞了?

 

生:也会感到寂寞。

 

师:有人陪伴的寂寞其实—

 

生:比没人陪伴更寂寞。

 

师:还有问题吗?

 

生:为什么放一束红山茶?

 

师:你说为什么?

 

生:可能萧红喜欢红山茶。

 

师:他带去了她喜欢的红山茶,你读出了什么?

 

生:诗人对她的纪念。

 

师:红山茶有什么特点?

 

生:有颜色。

 

师:非常鲜艳,明艳。

 

师:开在什么时间?

 

生:春天

 

师:应该冬天就开了吧,为什么放一束红山茶,而不是别的什么花呢?

 

生沉默。

 

师:可以想象猜测,诗歌给我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可能性,诗人写完作品就完成了他的使命,剩下的全交给我们读者了。

 

生:可能表达思念。

 

师:萧红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改成山茶花,还发现了什么?

 

生:有色彩

 

师:萧红和红山茶的红可以联系在一起。老师读萧红文章时,发现萧红特别喜欢写红色,明媚、温暖的色彩。那么红山茶里还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沉默。

 

师:萧红一生短暂。

 

生:怀念。

 

师:除了怀念,还有什么?课前老师印发了萧红的文章。小学时读过《呼兰河传》 里的《祖父的园子》?萧红一生才华横溢,那么从异性的角度,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对萧红的惋惜,对爱情的幻想。

 

师:还有惋惜,幻想。

 

师:意象分明和暗,红山茶这个意象是明的还是暗的?

 

生:明的。

 

师:长夜是--

 

生:暗的。

 

师:好,从中可以读出赞美,钦佩,惋惜等。

 

师:深切的怀念还可以从第二句中哪些词中感受到?

 

生继续读第二句诗。

 

师:这里还有什么问题?

 

生:到你头边,头边是什么意思?

 

师:头边就是头边吧,你觉得还会有怎样的理解?

 

生笑。

 

生:可能指墓头。

 

师:什么样的关系会说到你的头边,一般去祭奠时会把花放在哪里?

 

什么关系?

 

生:关系密切的朋友。

 

生:仰慕者,知己。

 

师:红颜知己,对吧。这就是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语言是怎样的?换成“在你的墓前放一束红山茶”味道就不一样了,没有了美感。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沉默。

 

师:除了倾诉对萧红的情感,还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沉默。

 

(下课铃响起)

 

(继续上课)

 

 

师:“我”在等待什么?我们来读一下戴望舒后期诗作中的几首诗歌的题目,猜测、想象诗歌的内容,诗人经历了什么。

 

生:等待抗战胜利。

 

生:等待胜利的曙光。

 

师:民族的解放,小一点的心愿有没有?战争使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对吗?

 

师:诗人等待家人—

 

生:团聚

 

师:等待友人--

 

生:重逢。

 

师:戴望舒经过牢狱之灾,这是从灾难岁月中走出来后写的一首诗,此时去看亡故的友人,寂寞的心会涌起一缕温暖、明亮的色彩。我们要带着这样的感情去读这首诗。

 

师:离开萧红墓后,诗人还会感到寂寞吗?

 

生:寂寞。

 

 

师:依然在长夜漫漫中寂寞地等待,但又是充满希望地等待。

 

学生齐读《偶成》。

 

师:后期诗作中的戴望舒已不再是一个在雨巷中徘徊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姑娘的诗人了,而是从灾难的岁月中走来的有着不屈的心灵有民族气节的诗人了。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这些作品,一定会再次与这个伟大的灵魂相遇。下课!

 

 

 

 

评课

 

 

朱震国:读得够吗?

 

张爱萍:不够,没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朱震国:概括不够是演绎不够?

 

李华平:这样,我让将军来提问,我来回答。

 

张:您来上,会怎么上呢?

 

李:你用将军的语气来问,该怎么说。

 

张:我不知道怎么样的语气才是将军的语气。

 

张:我对自己的课期待较低,因为热爱诗歌,所以挑战,失败了也不后悔。

 

朱:李老师认为红山茶有什么意义?

 

李:一要深入理解诗家语,教的时候要顺着诗家语的特点进入。一要读起来,读得不够。二要读出情感,情感丰满但又压制着。三要让思绪飘起来。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怎么走?一个人,几个人,走着、骑着马、坐飞机?诗家语是含蓄的,需要让学生去想象,不是在了解戴望舒,是了解怎么写。放一束红山茶,怎么放,摆放的仪式体现诗人的情感。为什么不放白牡丹?可能就是满山红山茶,女性可能爱美。我等待着,怎么等?走着等,还是坐着等?等了多少时间?让学生想象,去填补空白,让诗更玲珑剔透。补充的资料目的是为什么?将军要常回老家看看。

 

朱:请李老师朗诵诗歌。还有头边,脚边,手边,有什么不一样?

 

李:这样太拘泥于文字了,头边和坟边,没什么不同。

 

朱:李老师,你认为存在红颜知己这层关系吗?

 

李:红颜知己可能有,但不重要。

 

朱:需要注意节奏韵律,张老师你认为学生哪些还没掌握的。

 

张:基于学情,对现代诗歌读得很少,今天引而不发,是我的责任,没调整目标。

 

李:你心怀天下,想要的太多,难以割舍。

 

朱:要控制自己的表达。朗读,尤其是最后一句,有好几种读法。有一种嗔怪,不能把海涛闲话读断了,要面对一个活人,似乎在倾诉。不是技巧,是情感问题。

 

马驫:学生在舞台上是善良的,是我们自主意识太强了,我们一定要灌给学生。主体,主导,还没意识到的话,我们还需走很长的路。

 

肖培东:过多关注课堂设计,要关注课堂长度而是要关注过程。要多读几遍。学生冷了不怕,就让学生多读读,学生多读就会有感觉了。要思考学生有没有进入这个体系,有没有真正成为主体。

 

程红兵:第一,是教人还是教课?教人,要迁就学生,可能要牺牲课堂设计,是关注课堂的完整性还是结构的合理性?第二,是教言还是教文,教文,信息处理,要教如何运用语言。第三文本细读,可能变成文本碎读,失去了整体性。细读不等于碎读。

 

钱梦龙:怎么引导学生是个问题,老师自己解读文本的功力也很重要,要解读得透。第一堂课,不同处境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戴望舒的诗,作者有深深的怀念,红山茶,美丽,适合女性,适合萧红的个性,尤其是我等待着,漫漫长夜,你……有哀悼,有怀念,应该让学生好好体会,没必要引用太多,不要拖堂,拖堂影响别人的时间。上课要放松随意些,关键处提一些问题,课堂生成,让学生提问题。课堂有生成,课堂就活起来了。成功的语文课既要实又要活。

 


最新大师资料

语文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语文”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数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数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英语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英语”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物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物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化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化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生物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生物”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政治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政治”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历史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历史”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地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地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 上一篇文章: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语文大师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尔雅教育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热线:18957460509
    浙ICP备05067795号-5/浙ICP备0506779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