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 阅读理解
  • 首页
  • 新闻
  • 名师
  • 说课
  • 实录
  • 计划
  • 总结
  • 案例
  • 阅读
  • 文言
  • 作文
  • 中考
  • 高考
  • 教参
  • 美文
  •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备课大师 > 语文教学园地 > 课堂实录 > 正文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幅对联: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辛弃疾纪念祠(济南大明湖公园内)题写的对联。上联写出他的艺术造诣,下联写出他的政治抱负。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他写得一首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讲解题目: 
1.师:同学们,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2.读了课题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预设1:我发现这是一首“壮词”  
      预设2:辛弃疾和陈同甫是好朋友,是辛弃疾写给陈同甫的。  
3.师:你想了解陈同甫和辛弃疾吗? 
师:陈同甫 ,名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史书记载:“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师: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被人弹劾罢官了,他退居江西上饶附近的“带湖新居”附近有座山峰名叫“鹅湖”。淳熙十五年,有人骑马来访,马到桥头,跳三次退三次。此人大怒,拔剑斩断马头,徒步前进。辛弃疾在楼上看到后大惊,派人去打听此人为谁,谁知那人已到门前,他就是陈亮,字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两人志同道合,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此后两人经常书信来往,诗词酬和,“鹅湖之会”成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就作于两人分别之后。 
小结:可以看出辛弃疾和陈同甫在政治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在这里不再拓展。  
4.师:刚才,有同学说这是一首“壮词”, 这个壮在文章的注解中作何解释?(生:雄壮)那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的“吟诵壮词”看好要求: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有板有眼读出豪情。 
师预设:还要注意其中两个句子的停顿“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挑”“麾”“弦”“的”这几个字音要读准。 
三、品读文章,展现画面 
其实这首诗词,很多方面投射出豪放、壮美,可以从人物形象,描写场面,作者情感,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入手,去找寻“壮词”。大家自由朗读诗词,可以在书间标记。围绕“壮词”展开讨论。 
预设1:“醉里挑灯看剑”一句体现了雄壮。画面“看剑报国心迫切”  
师:词人辛弃疾为何喝酒?喝醉酒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灯”,为何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这些无言的动作,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系战场,渴望报国)你能试着读出他内心的情感来吗?  朗读指导:读出壮士的豪迈之情。灯的红光,剑的寒光想相互交融,透射着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从这壮烈气氛中,可以看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他虽然赋闲在家,但重返战场的雄心壮志不减)  
预设2:“梦里吹角连营”这句体现了雄壮。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多么富有鼓舞人们投入战斗的魅力,这是他一直热爱、向往的军营生活,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醉里”“梦里”所想一切统统变为现实。朗读指导:自豪、豪壮。 
预设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句体现了雄壮。  
师:①这位豪迈爱国的将军,他魂牵梦绕的军营里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跟着他的思绪走进军营看一看——:你能结合想象描述一下军营里面的情况吗? 
(将士们分食烤肉,奏响军歌…)你能猜想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吗?八百里分麾下炙,豪壮。五十弦翻塞外声,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更有气势。(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生:看到了将军把大块的烤牛肉分给将士们吃;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补充:“炙”的古义;“翻”能否换成“奏”?)  
“翻”可以是各种乐器一起演奏,而用弹好像就是一种乐器在演奏,就缺少一种气势。 
师:哪两个字最能体现“雄壮”。生: “分”“翻”分吃大块的牛肉,大碗喝酒,奏嘹亮的军乐,充分体现了战士们出征前的雄壮场面。  
预设4:“沙场秋点兵”这句体现了雄壮。  
师: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将军,去检阅自己的部队,你看到了什么?  
情景交融的手法,一位将军立马阵前的豪情壮志。只用五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写出了雄壮威武的阵容,再现了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立马阵前,点兵授令的形象。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准备出征。 
师:“秋”“点”说明了什么? 
试品味“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生:作者用“秋”字,点明了季节。 
生:用“秋”而不用春、夏、冬是因为春日融融、不用夏是因为夏酷暑炎热,不用冬因为冬日白雪皑皑,用“秋”增加了一种秋日的苍凉,增添了出征前的气氛。 
师:一种什么气氛?生:苍凉而悲壮的气氛 
“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秋字表现出了季节,塞外秋风萧瑟,气候恶劣,展示了将士的艰苦和自身的坚毅,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着战无不胜的前景。  秋,主杀戮,《礼记》云:“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古时以五行配四时,秋属金,和兵戈有关,又以仁义礼智配四时,秋配义,所以讨伐叛逆乃至处决奸恶这些和兵戈、大义有关的事情。 
军营之中号角声声,催人振奋。将军杀牛宰羊,犒劳三军将士。军乐队齐奏粗犷雄壮的边塞战歌,慷慨激昂。深秋的战场上,将军正在检阅强壮的军队。 
预设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画面“冲锋杀敌凯歌旋”   
师:说说理由。解释“的卢马”。你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 响,万箭齐发的声响像惊雷那样让人胆颤心惊。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士兵终于冲向了战场——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敌人纷纷落马,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战斗,凯歌入云,欢声动地,旌旗招展。)这是壮词壮景的进一步烘托,是壮词壮意的进一步生发。 
 师:想象得不错,让我们用朗读把这激烈的战斗场面演绎出来。  
预设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画面“英雄壮志立功策”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怎样的志向?(收复中原,赢得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味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词人看到大功告成,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师:同学们,这一句的雄壮体现在叙述的内容是军国大事,表达的感情是作者的雄心壮志,来,我们用朗读把作者的感情演绎出来。  
 吟读诗词,把握情感     
预设7历代词评家认为这首词结句,“可怜白发生”犹如晴天霹雳,字字力量千钧。请谈谈你的理解。 
从这个“白发生”里,你觉得作者老了吗?师:我告诉你,49岁。究竟老不老,我们看看他自己写的诗。材料链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师:老到老了,但是老当益壮,壮志不改啊!这里面,廉颇比谁? 
师:对了。辛弃疾是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也是老当益壮,壮志犹存,报国之心仍在。辛弃疾写这首词是1205年, 66岁,而《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1188年49岁的时候写的。你想,66岁尚不服老,49岁会服老吗?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知道辛弃疾为何而醉了吗? 
师:国家大事未了,所以喝酒,喝闷酒,这是借酒消愁啊。师:因为醉后可以入梦,而梦醒是“可怜白发生”呀!师:难怪古人要说“但愿长醉不复醒”啊! 
同学们,醉的也不仅仅是辛弃疾,还有人跟他一起醉。(投影展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这些“游人”是谁? 
师: “直把杭州作汴州”,“汴州”就是北宋的都城,北宋都城汴州已经被他们葬送掉了,他们到了杭州,还在干什么?——还在整天寻欢作乐,歌舞升平。这是一个怎样的“醉”? 
生:这是“醉生梦死”的“醉”!这一帮酒囊饭袋,把我们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金人!就是这一批贪生怕死的胆小鬼,把我们的诗人辛弃疾,把爱国将领辛弃疾给排挤了,给陷害了!师:同学们,词读到现在,你还觉得这首词雄壮吗?生:是悲壮!作者满怀爱国热情,欲想战场杀敌,建功立业,怎奈受奸佞排挤,只能白发横生。这短短五个字包含着诗人无奈、悲叹、愤怒。 
师:所以,这首词看似慷慨激昂,豪情万丈,但雄壮只是其表,悲壮才是其里,真正是其言愈壮,其言益悲。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读透词心。俗话说,知人方能论诗,我们再看投影      
辛弃疾,祖籍山东济南,出生时,中原已被金兵占领,他21岁就在家乡组织义勇军抗金,不久率部南归。他一生力主抗金,不仅具有爱国热忱,而且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却屡遭朝廷当权者排挤与打击。所以,他的词多抒写杀敌报国的豪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四、小结 
师:刚才我们把体现“壮”的语句交流了一遍,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 


板书:军营生活:醉里、梦回、分、翻、点           
战斗场面:快、惊           
雄心壮志:了却、赢得 
五、赏读的环节。 
我们来看看这首词作者是按什么思绪来写的? 
师:战前、战时、战后、这些现象都是在梦中完成的,现实是借酒浇愁、白发横生。 
生:梦前、梦中、现实,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思绪写的,梦中雄壮、梦后悲壮 
板书:   梦               雄壮 
             叹    醉             悲壮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这位失意英雄的无奈,他身为将军,为什么不去解救北方的移民呢? 
岁月匆匆,中年的辛弃疾,在经历了人世间的危机和宦海沉浮,他已经无法点兵沙场,只能在扶剑长叹-----“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实际上是以“壮”写“悲”,前九句写军容写雄心都是想象之辞。末句却是现实情况,以末了一句否定了前面的九句,为加重末五字失望之情。在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表面看来,作者心雄志壮,豪情依旧,其实,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感情极为复杂。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在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喟叹同时,让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一洒同情之泪。在那个苟且求安的朝代,辛弃疾空有一腔报国热血,他壮志难酬,所以他只能借酒浇愁、抚剑长叹。这是一位悲壮的失意英雄,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用我们的朗读向他致敬!让我们的声音更响亮些,让天下人一起为这位失意英雄肃然起敬!

最新大师资料

语文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语文”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数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数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英语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英语”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物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物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化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化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生物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生物”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政治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政治”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历史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历史”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地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地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 上一篇文章: 《背影》课堂实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语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尔雅教育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5/浙ICP备0506779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