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 阅读理解
  • 首页
  • 新闻
  • 名师
  • 说课
  • 实录
  • 计划
  • 总结
  • 案例
  • 阅读
  • 文言
  • 作文
  • 中考
  • 高考
  • 教参
  • 美文
  •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备课大师 > 语文教学园地 > 名师风采 > 正文


孙静:泡好吃透教材的“功夫茶”,酿出语文课堂的“沁脾香”


  功夫茶,有“宁舍千金,不舍一壶”之说。功夫茶到底是什么茶呢?为什么有如此魅力?其实,功夫茶并不是茶叶或茶类的名称,而是一种泡茶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功夫茶需要经过“嗅茶”“温壶”“装茶”“润茶”等操作程序,方可让茶汤清亮、茶香四溢、茶味醇香。
  
  由此,不禁想到时下的语文课堂,喜欢“网络共享”的有之,你百度我下载,经常让阅读教学一个样;热衷“小组合作”的有之,每个小组都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看似热烈;爱好“课件辅助”的有之,让人完全忘记了这些手段是在辅助谁……面对如此“热闹”的课堂,即使是听课教师也会顿生麻木之感,又怎能打动懵懵懂懂的学生呢?
  
  重温名师课堂,即使没有“多媒体烘托”,没有刻意的“小组协作”,没有清晰的“创新模式”,也会轻易地使人陶醉在他们的教学节奏中,不知不觉走进教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堂名课的出现都离不开执教者课前扎实的“泡茶功夫”——教材恰如一片片茶叶,只有课前用“细致之心”去研读其“鲜美之处”;用“专注之心”去发掘“美丽所在”,才能将教材的美丽展现给学生,才能让课堂溢满沁人心脾的“清香”。
  
  一、“细泡”方显“美味”——准确把握教材需要做好“细活”
  
  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离不开正确的解读方法和途径,因此,要想真正泡好“吃透教材”这壶茶,需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合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
  
  1.用教师的视角去“细读”教材,以求“泡透”教材结构
  
  教学前,教师不仅要从文本语言特色、训练优势、结构特征等方面形成个人认识,还要仔细对照单元目标、年级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情感训练目标等每一项要求,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甄选。
  
  2.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细看教材”,以求“泡出”教材风味
  
  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能力,去挖掘文本自身的“情趣因素”“魅力资源”,更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需求、情感倾向提炼教材内在的“积极因素”“精华营养”,尽可能让学生易于接受。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珍珠鸟》时,导入前让学生朗诵古诗词,继而以白居易的《忆江南》为切入口,引出他的另一首《鸟》,接着导出课题“珍珠鸟”,又以成语“锦上添花”凸显珍珠鸟的可爱……短短一个导入环节呈现出如此丰富的知识量,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相信这位教师在课前一定是泡好了“吃透教材”这壶茶,做足了相关功课,才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精彩不断。
  
  二、“慢嚼”才知“深意”——实现个性阅读需要做好“慢工”
  
  执教者在课堂上能够自如运用教材内容,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充分展现个性化阅读风采,得先泡好“吃透教材”这壶茶。一是要“慢慢咀嚼”自我阅读的味道,在细读的基础上反复审视自我阅读体验,慢慢厘清其中的教学资源,慢慢分析这些资源应承担的课堂教学任务,把教材内容消化为可激活教学过程的“活力资
  
  源”;二是要“慢慢咀嚼”学生阅读的感受,尝试着用他们独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去剖析教材,慢慢分辨出教材中与他们趣味相投和相斥的“不
  
  同滋味”,慢慢创设可以吸引和感染他们的“激励情境”“呵护环节”,让教材的美丽恰到好处地融入课堂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抓住“一笔一画”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从“一笔一画”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这位教师写得很认真,从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祖国的文字。
  
  生:我体会到台湾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
  
  …………
  
  正是因为执教者在课前做足了“慢嚼的功
  
  夫”,才能只抓住一个词语就轻松展现个性化阅读的魅力,并将课文中所蕴涵的情感种子深深地埋在学生心里,真正让其进入教材,又走出教材。
  
  三、“巧品”自现“浓情”——期望超越教材需要备好“巧课”
  
  “用教材教”的最终目标是超越教材。执教者不仅要在立足教材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接触和积累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真切的生活体验,还应帮助他们走出教材去拓展自己的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这些都需要备好“巧课”,泡好“吃透教材”这壶茶。
  
  那么,怎样才能泡好“吃透教材”这壶茶呢?一是“巧用教材”优化课堂预设,超越教材的“长度”,让教材的美丽闪现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里,这样可以让课堂活动更富情趣、更有色彩。二是“巧用教材”应对课堂生成,超越教材的“宽度”。三是“巧用教材”激活拓展环节,超越教材的“深度”。其实,教材也可以充当让学生“跳出教材”的助力器,教学中如果教师运用教材的方式新颖别致,学生自然会心悦诚服,茅塞顿开。
  
  例如,《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
  
  后,作者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里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教学时,一位教师出示并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巧妙地进行情感拓展。当学生被感染时,教师趁势和学生一起诵读、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使每个学生的心灵上都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此情此景的出现离不开课前对教材的研读。
  
  因此,只有泡好吃透教材的“功夫茶”,才会酿出语文课堂的“沁脾香”。教学中,教师只有珍视教材,潜心钻研,准确解读,用心把握,才有可能尽显教材之美丽。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最新大师资料

语文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语文”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数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数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英语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英语”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物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物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化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化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生物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生物”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政治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政治”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历史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历史”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地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地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 上一篇文章: 季勇:向作文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 下一篇文章: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作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5/浙ICP备05067795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