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教研 名师 文言 ★ 阅读理解
  • 首页
  • 新闻
  • 名师
  • 说课
  • 实录
  • 计划
  • 总结
  • 案例
  • 阅读
  • 文言
  • 作文
  • 中考
  • 高考
  • 教参
  • 美文
  •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备课大师 > 语文教学园地 > 名师风采 > 正文


季勇:向作文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向作文教学的更深处漫溯
  
  季勇
  

  学生写作表达是一个完整的“言语生命”。作文语言、结构、技法等诸多写作知识体系只是学生“言语生命”这座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而水面下的巨大部分是“言语”的欲求、内容、情感、境界、品格等言语素养。这是看不见的,熔铸在语言之中的言语素养,才构成了作文教学的意义。我们可以将学生写作表达“言语生命”粗略的划分为四个维度:一是“言语”欲求,通俗讲就是“我想交流”;二是“语言”形式,即“我会交流”;三是“言语”内容,即“我有交流内容”;四是“言语”品格、境界,即“我能交流透彻”。
  
  在当下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诸多教师拘泥于作文语言、结构、技法等写作知识体系的传授,整个课堂处于写作的“浅层学习”——依托“强化”,只注重知识进行简单的记忆和复制。最能证明作文“浅层学习”的弊端的是,在课堂上谈及写作知识口若悬河的教师,一旦自己写下水作文却捉襟见肘,才发觉自己在课堂上所讲的审题、立意、选材等知识实际的效用不大。作文教学走向“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写作知识学习,达成“言语生命”“写作”自我调节,即“思考如何思考”,这样的自我调节或元认知技能也是所有学习的最终目标。诸如黎加厚等人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作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知识传授可以达到,必须是通过“言语生命”辛勤的生命经验积累而得到心灵的感悟,才能上升为技能或技艺。我们的作文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言语生命”的生长,发现每个儿童的言语生命潜能、才情和天性、个性,顺应儿童言语智能的自我生长,使孩子成为言说者,唤醒言语欲求,在言语实践中体会感悟,达成孩子“内部”思维与“外化”言语的契合,成全人的言语欲求、发展人的言语品格、提升人言语境界。
  
  ——创境。曾有教师这样描绘他的语文课堂疑惑: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语文课上,却鲜有孩子能积极地运用语言去表达,懒得说话、语调拖沓、神游课外、目光呆滞。这些表现让人纳闷,又极为心疼。这究竟是为什么?言语是人的天性,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并且深藏在人的个体生命“内部”之中。创境就是创造、设置孩子言语生命生长的具体情境。震泽中学庞玉忠《作文素材的获取与运用》教学中,老师先期携孩子畅游了周边的古镇,着力引导孩子对写作对象形成了生命的感性认知去体验、感悟和品味,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
  
  —体悟。语文课堂要始终立足于“人”,基于孩子的言语潜能、言语欲求、言语情感,发展孩子的言语品质、境界以及自我的人格、素养,就必须强调孩子身体力行,在言语交往中感受、探索,能够在言语实践中体会感悟。《庄子•内篇•养生主》之“庖丁解牛”中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就在于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因为如此,他由不懂规律(“自解全牛”)过渡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清代的魏源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提倡“亲历诸身”和“验诸实事”。《作文素材的获取与运用》教学中,在对“古镇”整体漫看、相似比较的基础上,对写作内容进行拓展,对写作意义进行延伸,丰富自己言语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言语认知、思维发展,得到心灵的感悟,以及生命的丰厚。
  
  ——启智。启智就是启迪思维、培育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语文教学的永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容不得、也不需要去怀疑、批判、反思,造成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孩子的思维受制于一元哲学、简单思维的禁锢,以至于长期的持续的不能摆脱。“一元哲学”的核心是“专制”,容不得第二条道路、第三种选择、多元并存。“简单思维”是与“一元哲学”相应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就是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批判性思维是美国教育的核心基石,之后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校文化等等都是建立在批判性思维之上的。美国高中教育的四个目标第一条就是“通过语言教学,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也给我们有益的借鉴。特别注重批判眼光去审视写作对象。小镇的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商业与坚守,这样的能力就是就是用自己的理解、思维去表达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邯郸学步。化成就是引导孩子通过言辞、意见、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超越以往认识与体验的局限,达成对事物理解的融会贯通与创新,促使自己的言语体验走向多元、完善、深刻。
  

最新大师资料

语文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语文”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数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数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英语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英语”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物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物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化学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化学”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生物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生物”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政治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政治”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历史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历史”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地理专题

☆ 点击查看更多最新“地理”资料精品专题推荐【全套资源,最新精选,天天更新,欢迎收藏!】


 
  • 上一篇文章: 王力:小说《祝福》中的反讽手法

  • 下一篇文章: 孙静:泡好吃透教材的“功夫茶”,酿出语文课堂的“沁脾香”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作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语文备课大师】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5/浙ICP备05067795号-6